深度解析:湖南金管局2024年银行业投诉潮背后真相
在银行的宽敞大厅里,时常能目睹客户与职员间因业务问题而产生的摩擦。互联网上对此现象的讨论亦不在少数,大部分纠纷源于等待时间过长、业务办理限制、手续繁杂等问题。银行投诉事件的增加,反映出客户对银行服务的满意度正在下降。
有人形容这是“弱肉强食”,认为银行因服务质而显得容易被欺负。为何投诉的风潮不涉及、税务局或政务服务中心呢?
更有调侃之声称,银行如今已彻底沦为“弱势群体”,连路过的狗儿都能在门口吠上几声。
探究这一现象的根源,或许是银行“投诉处理”机制的不完善。银行作为金融服务业,明文规定员工不得与客户发生争执,哪怕有正当理由。“客户至上”的原则本意良好,但在实际操作中却衍生出诸多问题,使银行变成了公众眼中的“软柿子”。
据数据显示,2024年湖南金管局共接收到7635件银行业消费投诉。
在这些投诉中,国有大型银行占了4214件,占比55.19%;股份制银行848件,占比11.11%;城市商业银行(含民营银行)1357件,占比17.77%;农村中小金融机构963件,占比12.61%;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253件,占比3.31%。
投诉集中在个人贷款业务,共有5061件,占比66.29%。其中,大型银行个人贷款投诉2775件,股份制银行619件,城市商业银行(含民营银行)853件。
储蓄业务投诉1168件,占比15.30%。大型银行本/外币储蓄业务投诉796件,股份制银行83件,城市商业银行(含民营银行)68件。
信用卡业务投诉687件,占比9.00%。大型银行140件,股份制银行50件,城市商业银行371件。
通过数据分析可见,消费者对银行服务的不满主要集中在贷款业务(66%),其次是储蓄业务(15%)和信用卡业务(9%)。这一发现稍显意外,因为通常被广泛吐槽的前台储蓄业务投诉,实际上并未超过两成。
同时,国有大型银行的投诉比例超过五成,可能与它们庞大的业务量有关。但换个角度看,也可能是因为国有大型银行的薪酬体系不如股份制银行,导致服务品质有所差距。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