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借款人配偶还款行为在法律上的事后追认效力”
当借款人未能履行还款义务时,出借人可能会试图通过借款人配偶名下的银行卡交易记录来主张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这种情况下,是否可以仅凭配偶的还款行为推断出夫妻共同意愿或事后追认,进而将债务归类为夫妻共同债务?
**案例概述**
李某与刘某为好友,刘某的前配偶为郭某。刘某在2014年向李某借得40万元,并在2019年10月签署了借条。由于刘某未能如期还款,李某将刘某与郭某告上法庭,要求偿还本金及利息。刘某承认借款并同意偿还,导致李某撤销了对郭某的起诉。双方协议刘某分两期偿还债务,但刘某未能履行协议。李某再次起诉,要求确认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郭某应共同承担责任。李某提供了郭某用个人银行卡还款利息的银行流水,主张借款用于共同经营。
郭某则辩称李某的起诉属于重复诉讼,且借条上只有刘某的签名。郭某表示,刘某因银行账户被冻结而使用其卡进行转账,且李某未证明借款用于共同经营。
**法院判决**
法院认为,李某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或郭某事后追认。同时,李某未能证明借款用于夫妻共同生产经营。因此,法院不支持李某的诉讼请求。
**法律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夫妻共同债务需有夫妻双方的共同签名或一方的事后追认,或用于家庭日常生活的债务。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明确了重复起诉的条件。
在本案中,法院指出,刘某个人签名的借条未得到郭某的共同签名或事后追认。郭某的还款行为不构成法律上的追认,且与是否为夫妻共同债务无直接关联。此外,尽管李某提供了企业信用公示信息,但借款并未进入公司账户,李某也未能提供进一步证据证明借款用于共同经营。
随着经济发展,民间借贷在满足资金需求和活跃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涉及夫妻共同债务的问题也日益增多,这不仅关系到债权人的权益,也影响夫妻双方的法律责任。在实践中,借款人常误以为只要借款发生在婚姻存续期间,就自动成为夫妻共同债务。然而,法律对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有严格标准,需要综合考虑共同签名、事后追认、债务用途等因素。在本案中,尽管借款人配偶有还款行为,但这并不构成法律上的追认,也不符合夫妻共同债务的构成要件,因此法院驳回了诉讼请求。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